許多貴州人熟知貴州第一條公路和第一輛汽車的來曆 。
1926年 ,時任貴州省主席周西成下令修建貴陽環城公路 ,發動貴陽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參與修路 ,每人每天一角小洋作為獎勵 。
次年 ,周西成托人從香港購來一輛敞篷汽車 。汽車由水路運到貴州三都縣 ,然後拆散 ,200多個民工肩挑背扛 ,花了10多天才運抵貴陽 ,重新組裝 。
武陵 、烏蒙等4條山脈讓貴州山重水複 ,這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,境內93%的麵積都是山地 。古往今來 ,人們在貴州留下了許多對“路”的慨歎和向往 。明代的王陽明被貶貴州時感慨 :“連峰際天兮 ,飛鳥不通 。”
也因為道路難通,貴州秀美的風光 、豐富的礦藏 ,都躲在深山 ,少為人知 。
一名20世紀80年代在貴州工作的記者記得 ,當時從貴陽去一趟邊遠的區縣 ,有時來回路上要花6天 。
近年到貴州的外地人 ,則驚異於貴州的路 ,從貴陽到最遠的縣城也隻需三四個小時 。“天塹變通途”的背後 ,是不計其數建設者的付出 。
2019年12月30日 ,貴州黔南平塘縣 ,航拍的平塘特大橋 。當日 ,平塘特大橋建成通車 。視覺中國供圖
開路
新中國成立時 ,貴州全省公路裏程不到4000公裏 ,其中隻有半數勉強維持通車 。
2012年12月 ,貴州省政府提出“高速公路三年大會戰” :到2015年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,高速公路通車裏程5100公裏以上 。當時 ,貴州隻有2600多公裏高速公路——這是26年的建設成果 。
壓力傳到一線 ,變成緊張的工期 、修路工人24小時兩班倒的工作節奏 。
貴州大通路橋工程建設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大通公司”)副總經理陳本建記得 ,“三年大會戰”期間 ,他常常早上6時起床,次日淩晨兩三時才能睡覺 。他聽說 ,在北方 ,高速公路從立項到完成 ,通常需要5-7年 。貴州“三年大會戰”期間 ,期限縮短了1-2年 。
陳本建感覺自己“永遠在趕” ,“一個項目的終點就是下一個項目的起點” 。
36歲的陳本建記得 ,在他小時候 ,老家都是泥巴路 ,一到下雨 ,路就特別難走 ,褲腿兩側濺上的泥巴能有一厘米厚 ,多得能用刀刮下來 。
在沒路的地方開路 ,其中的艱難 ,常人難以想象 。
陳本建說 ,修路之前 ,做測量是第一步 ,測量人員要在原始森林 、大山溝壑中跋涉 ,背著腳架 、對講機 、刀子和木樁 ,砍出公路的邊線 。貴州的土地資源格外珍貴 ,他們要小心 ,不能砍過界 。
原先杳無人煙的地方 ,毒蛇 、毒蟲並不少見 。貴州橋梁集團第六分公司總工程師王騫聽說,有一次 ,有個同事坐在項目部辦公室裏 ,突然感覺背上有東西在動 。同事自言自語 :“什麽東西在我背上 ?”伸手一抓 ,發現手裏是一條毒蛇 。
常年泡在項目一線的人也習慣了苦中作樂 。
王騫記得 ,有時候項目部在半山腰上搭建臨時住房 ,平地不夠 ,就用鋼管撐起一個平台 ,人就住在這懸空的平台上 。有間板房剛好建在水庫上方 ,水庫漲水時 ,有人發現魚都遊到衛生間來了 。偶有空閑 ,人們從窗口甩根釣竿釣魚 ,倒也自得其樂 。
2015年12月31日 ,時任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宣布貴州“縣縣通高速”目標全麵實現 ,貴州成為西部地區首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 。這顯然不是終點——當年9月 ,貴州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的大幕已經拉開 。
1993年9月 ,一位法國攝影師在貴州拍攝的苗族人走在土路上 。視覺中國供圖
“西部的西部”
從2016年到2020年 ,大通公司紀檢專員賀克忠差不多每個月都要去一趟從江縣加勉鄉 ,有時一待就是一個月 。有人稱這個極度貧困鄉鎮為“西部的西部” ,這幾乎是貴州最為落後的區域 。加勉鄉是大通公司對口幫扶的鄉鎮 。
賀克忠發現 ,跟高速公路相比 ,鄉村公路的技術難度不大 ,但加勉鄉的氣候極為惡劣 ,給工程帶來很大阻礙。
當地百姓常常提醒他們 :現在晴空萬裏,但可能突降暴雨 ;大雨下了兩小時 ,可能突然又晴天了 。暴曬與暴雨交替 ,山體熱脹冷縮 ,經常發生塌方 、泥石流 。
施工人員需要密切關注天氣 ,隻要看到天氣變化,就要馬上撤到安全的地方 ,降雨之後 ,要再觀察一會兒 ,看天氣穩定了再去施工 。
在加勉鄉施工這三四年 ,賀克忠已經記不清遇到過多少次塌方 ,大的有三四次 ,小的不計其數 。
賀克忠多年前已在領導崗位 ,但他習慣了跑工程現場 。“不能坐在辦公室裏聽報告 、看材料 ,那樣沒法解決問題 。”
塌方過後 ,他和同事們要去塌方體上查看 。上去後 ,要先確認撤退路線是否安全 、所選的點能否安全撤出 。山體隨時可能再次發生塌方 ,細碎的泥土 、石塊慢慢掉落 ,那就是即將發生塌方的征兆 ,如果泥塊掉落的聲音急促 ,情況就非常危急了 。
每次查看塌方體 ,都是幾個人一同上去 ,人們一邊勘查現場一邊互相提醒 ,如果有意外情況 ,隻要反應稍遲 ,後果就不堪設想 。
到加勉鄉施工前 ,賀克忠已經參加工作將近30年 。他跑遍了貴州88個縣級行政區 ,自以為對貴州的情況已經非常熟悉 。但到了加勉鄉 ,還是有許多情況讓他感到驚訝 。
加勉鄉距離從江縣城100多公裏 ,過去路難走 ,鄉裏很多人從沒去過縣城 。就連趕集 ,也要走八九個小時才能到 。路修好後 ,隻需要1個小時 。
加勉鄉自然資源匱乏 ,梯田麵積狹小 ,人們就在這些窄窄的梯田中刨食 。賀克忠記得,2016年剛到加勉鄉時 ,當地老百姓連他們拿的人民幣都不認識 。村民把蔬菜捆成小把 ,一把賣1元錢 。賀克忠拿了10元錢想買10把蔬菜 ,人家不收 ,執意要他給10張1元錢 。原來 ,對方從沒見過10元紙幣 ,怕被騙 。很多村民習慣以物易物 ,比如拿幾個雞蛋換一袋洗衣粉 ,沒見過較大麵額的人民幣 。
到2019年年底 ,貴州30戶以上的村民組都通了硬化路 。
在鄉裏修路 、扶貧這幾年 ,賀克忠和同事們教村民學習技術 、管理 ,幫他們獲得穩定的收入 ,他親眼見證了極貧鄉鎮的巨大變化 。
“凡是有路的地方 ,發展都比較快”
貴州的高速公路 ,經常一個隧道接一個隧道 ,一座橋梁接一座橋梁 。也因為需要開路 、架橋 ,貴州每公裏高速公路造價高達一億多元 。
眾多的高難度橋梁造就了貴州“橋梁博物館”之名 ,也將中國的橋梁建設技術推到了新高度 。
2016年 ,平塘特大橋開工 ,貴州橋梁集團是參建單位之一 。項目總工程師王騫發現 ,建設過程中 ,他們漸漸走進了空白領域 。
這次建橋需要在高空澆築大體積混凝土 ,高空 、高標號、大體積這三點疊加起來 ,王騫發現國內還沒有相應的規範 ,大家隻能一邊摸索一邊做 。大體積混凝土最大的難題就是防止開裂 。當時正值七八月份 ,太陽高照 ,澆築過程中混凝土升溫很快 ,有時可達到70多攝氏度 。而高空風大 ,混凝土表麵散熱快、內外溫差控製難度大 、開裂風險高 。溫度驟升驟降都會導致混凝土開裂 ,從而影響工程質量 。王騫和質量控製小組成員想了各種辦法 :水泥 、砂石料提前一周買來 ,放進罐裏降溫 ;從200公裏外的貴陽買來冰塊 ,加冰拌和 ;混凝土運輸過程中 ,為防止升溫 ,給每個罐車都包上土工布並灑水,混凝土從地麵泵送到塔頂的過程中也會升溫 ,他們給泵送設備搭了個巨大的遮陽篷,並且給300多米的輸送泵管也包上了“棉被” 。
嶽琳從日本北海道大學碩士畢業後回到家鄉貴陽 ,2016年入職貴州橋梁集團不久 ,就開始參與平塘特大橋項目 。她有時候覺得 ,在工地上解決難題就跟在學校裏做科研差不多 ,總工程師有了新的想法 ,就像導師提出一個課題 ,由年輕人來驗證可行性 。隻不過工地的實驗條件遠比學校實驗室簡陋得多 。
王騫和質量控製小組成員還發明了一種“夾心餅幹式”保溫模板 。為了測試其保溫性能 ,他們請現場工人利用廢棄鋼板焊接了兩個1立方米的水箱 ,把其中一個水箱裝進保溫模板做的箱子裏 。嶽琳和小組成員用臉盆端來40多攝氏度的溫水 ,灌滿兩個水箱 ,然後監測24小時水溫變化 。按照實驗室的標準 ,這個實驗過程遠不夠嚴謹 。但效果很快就顯現出來 :沒有包保溫模板的水箱 ,水溫過了1小時左右就降到了室溫 ,另一個水箱的水溫卻隻降了一點。
混凝土的問題解決了 ,吊裝又遇到新的難題 。貴州橋梁集團負責建設平塘特大橋一座320米高的主塔及其上部結構 ,但這裏地勢狹窄 ,鋼梁這種大型構件的運輸難度很大 ,而且不易架設 。橋梁建設中常用的兩種吊裝方法 ,都因地形太過狹窄或大橋的結構特殊而被否決 。
“能否提前在平地上拚好一整個節段 ,再找到一種能夠提起它 ,又能夠行走、旋轉 、架設的設備 ?”小組討論會上 ,有人提出這個大膽的想法 。
過去建橋時 ,鋼梁構件都是逐個吊裝到架設位置 。如今先在地麵拚好一個節段 ,再進行節點對接 ,像拚積木一樣將多段鋼梁連接起來 。這就將懸臂高空作業點從原來的6個降低到兩個 ,懸臂端高空施工人員控製在6人以下 ,有效降低了工程風險 。
通過不斷探索 ,構想中的設備誕生 ,平塘特大橋上部鋼梁順利合龍 。嶽琳很自豪 :“如果我跟行家說這座橋 ,隻談這個工藝就夠了 。”
站在觀景台望去 ,平塘特大橋由山間探出 ,橫跨2000多米 。空氣濕度大時 ,整座橋被雲霧籠罩 。
雲霧籠罩中的山地省份貴州 ,也成了“高速公路平原” 。
參與建設平塘特大橋這3年 ,嶽琳從一個畢業生,迅速成長為高級工程師 ,她感覺自己很幸運 ,一畢業就能參與這種世界級工程 。
從業30多年 ,老交通人賀克忠越發感受到對職業的敬畏感 ,他說 :“我趕上了貴州交通發展最好的時期 ,有幸參與了整個過程 ,這是我一生中最幸運的事 。”
陳本建有時路過自己曾經修過路的地方 ,會發現那些城鎮已經不認識了 。“凡是有路的地方 ,發展都比較快 。”
貴州 ,已經駛上了高速路 。
2018年2月6日 ,貴州畢節黔西縣新仁鄉化屋村的通村公路 。這是一個苗族村寨 ,背靠大山 ,風光優美 ,但交通十分不便 ,隨著通村公路建設 ,成了一個旅遊景點 。視覺中國供圖